你知道台灣的夜晚被誰綁架了嗎?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個睡不好,一年消費超過兩億顆安眠藥。安眠藥其實是管制用藥,只有醫生能開,卻有人當「藥頭」蒐集健保卡逛醫院與診所,強迫醫師開藥、囤積兜售,也有人公然「分享」給親朋好友…
有些人過度使用安眠藥,有些人卻視藥物為洪水猛獸,寧可讓失眠以及背後的情緒、疾病等問題持續惡化,其實,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藥物,反而「可以使用最少量卻有效的藥物,」精神科醫師陳炯旭強調。
1.即使短期或單純失眠也不要自行去藥局或上網買藥
藥物有很多種作用機轉,藥局賣的多為含抗組織胺成分(尤其是第一代抗組織胺)的助眠藥,這些藥物外盒上寫的適應症通常是「暫時緩解過敏性鼻炎、流鼻水、打噴嚏」等等而沒有助眠,偶爾吃一、兩次有效,但吃多了會產生耐受性,甚至有些還具有抗膽鹼作用,使用後會口乾舌燥、心跳加速,過量反而會引起躁動不安。
2.短期、間歇使用、固定回診
鎮靜安眠藥多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依照國內外藥物使用準則,絕對不能天天吃……詳細全文
以上文、圖資料引用:康健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