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 【休閒樂活】健走運動/帶你的小孩去健走


帶小孩健走, 下場是小孩哭鬧不已、大人累得像條狗,沒人想再去一次? 別沮喪,這是所有父母同意的宇宙通例,帶小孩健走的確令人頭痛。 如何規劃一次盡興的行程呢?
小孩和健走或其他戶外活動本來就不是絕佳組合,這是第二條宇宙通例。
小孩就像裝了鹼性電池的小兔,精力永遠用不盡,走沒兩步,就開始不自主的轉圈圈、從這個椅子跳到那個椅子、並且與想像中的敵人進行激烈槍戰,死了好幾次還可以爬起來再戰。有時間、里程進度的行程表,簡直是他們想像世界的緊箍咒。
步道難度和長度要循序漸進
因此專家建議,設計小孩的健走行程必須循序漸進,先從鄰近社區的短程健走開始,然後帶他們接觸自然小徑,最後就可以放心帶他們走一趟高度適中的越野行程。
「攀木蜥蜴為什麼在石頭上做伏地挺身、黑點大白斑鳳蝶為什麼停在葉片上呢?」因為小孩容易分心,覺得無趣,因此最能吸引他們目光的無非是大自然教室。幾本簡單的圖鑑、一個望遠鏡或照相機,就足夠讓父母搖身一變,成為孩子崇拜的自然老師。
在自然教室中找樂趣
根據國家公園解說員曾小姐的經驗,調皮搗蛋的小孩自然觀察一點也不馬虎,許多大人覺察不到的細節,都逃不過他們靈敏的雙眼。因此最好帶著圖鑑以備萬一,當他們發現了新目標,不要急著講出答案,讓他們慢慢猜。看著他們啟動所有感官神經、無比專注的神情,父母的疲憊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路途中也要給小孩一些掌控行程的權力。本身就是運動好手的戴先生說,他鼓勵小孩往前去找路,或找路標,識字的小孩就讓他學著看地圖。途中可以因為掉在路上的一個空鳥巢、樹根旁突出的蘑菇或草叢中的小鳥,隨時停下腳步,討論、順便休息。他也建議給小孩一捲底片和相機,讓他自由攫取想要的畫面……詳細原文
 
以上文、圖引用:【康健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