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 【健康百科】小心!肝 立即破解5大迷思


肝病被稱做「國病」,高居男性癌死因第一位,女性癌死因第二位,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肝病?臉色黃代表肝生病了?哪些小症狀可以預測肝病?
如何預防「爆肝」?B肝帶原者何時需接受治療?除了西醫治療,中醫如何保肝?如何吃出肝臟的活力?全書包含2010年最新研究的愛肝知識,並一一破解你對肝病的迷思!書摘試閱:
迷思一:共用筷子會得B型肝炎嗎?B型肝炎是怎麼傳染的?
如果你認為B型肝炎是因為吃了不乾淨食物或是身體虛弱而得病,那可是大錯特錯。B肝病毒不會透過空氣、食物、水、哺餵母乳、接吻、咳嗽、共用餐具傳播,更不會因為日常生活工作的接觸而感染。
慢性B肝主要傳播途徑是嬰兒出生時從母體感染以及不安全的性行為。感染B肝病毒的嬰兒早期無症狀,但有九成會轉成慢性感染;而有40%沒有接種B 肝疫苗的人會透過性接觸從性伴侶那兒感染到B型肝炎。其他傳播途徑還包括兒童之間因為受感染血液接觸皮膚破皮或黏膜傳播,不安全的注射或輸血,以及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刮鬍刀、牙刷等。
迷思二:4個小症狀預知肝生病?你知道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嗎?
網路和小道消息流傳,從身體一些小症狀可以預知肝是不是有問題,可信嗎?
網路上不斷流傳:「肝臟有問題時,尤其得了肝炎,以下四個現象,不可以有任何一個現象經常性地發作:1.右上腹悶痛。2.右後腰痠痛。3.右肩感覺痠麻痛,甚至造成右手舉不起來。4.小腿晚上睡覺時,容易抽筋。」並且還有許多文字解釋緣由,看來頗具說服力……詳細原文
 
以上文、圖引用:【康健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