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平時保養,有助抵擋病菌來襲擊。中醫師透過按摩、刮痧來幫孩子恢復健康的方法,你也可以學上幾招。
中醫師吳明珠說,小朋友如果身體虛弱,老是掛病號,爸媽不妨試試中醫的方法,或許能讓小朋友更健康。
動不動就生病
1. 按耳穴
天氣稍一變天,小朋友就會不舒服、感冒,吳明珠建議,爸媽平常可以幫孩子多按按耳朵上的對應穴位;如在靠外耳道口的氣管點、耳道口和臉頰相連接的耳屏上的腎上腺點、耳朵凹中間的胃點,和在耳朵上部凹處的神門。按壓這些和器官的對應點,可以強化器官,有助氣血運行,啟動人體正氣及代謝能力,維持生理平衡而提高免疫。對抗疾病的作用,腎上腺點可以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對發熱、咳嗽及氣喘的緩解都有幫助。
而按壓胃點則有助消化道強健,也可消除頭痛及失眠。按壓神門點則可調節大腦皮質功能,鎮靜小朋友的各種疼痛,對小朋友生病煩躁及失眠也有改善作用。
2. 揉捏耳朵
如果一時很難記得全部穴位,吳明珠建議平常可以教小朋友每天揉捏耳朵。從最外圈的「耳廓」,也就是耳輪的部位,由上而下搓揉到微微發紅發熱即可。如果小小孩不會自己揉耳朵,家人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按壓小朋友的耳朵,到輕微發紅即可。
3. 捏脊增強免疫
另外還有「捏脊法」。順著寶寶的尾骨往上,以兩手大姆指對著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對捏,食指和中指位置在前,拇指在後,從脊柱表層皮膚輕輕的對撚。最好從寶寶滿月後就開始做,小兒體弱嬌嫩,中醫視為「稚陽之體」,對推拿的療效反應特別好。捏脊可調節寶寶經脈,經常進行可調整腸胃功能障礙、緩和情緒,強健免疫並能促進生長發育……看更多
以上文、圖引用:【親子天下】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