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一半女性心肌梗塞沒有症狀。 如何避免被醫生忽略?哪些檢查非做不可?
兩性專家經常譬喻,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水星,不僅兩性相處學問多,醫學研究也紛紛證實,心臟病,男女更是大不同。
傳統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以男性為主,畢竟男性本身就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女性心臟病議題逐漸受到國際醫界重視,美國心臟學會(AHA)在2004年發起「Go Red For Women」活動,兩年後,世界心臟聯盟(WHF)也加入,並串聯全球26國共同推行女性護心運動。
美國每年因心臟病過世的女性約為乳癌的11倍,心臟疾病已然成為女性頭號殺手。在台灣,衛生署死因統計顯示,女性死於心臟性疾病的總數約為乳癌加子宮頸癌的4倍。
尤其50歲以上都會女性第一次心臟病發作就死亡的比率是同齡男性的兩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教授雷各托(Marianne J. Legato)指出。一項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發現,半數女性第一次心肌梗塞發生時,事前毫無明顯症狀。
不只症狀不同,連評估、診斷、用藥都存在兩性差異。「這些是我們當年讀醫學院時所不清楚的,」基隆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楊甯貽說。這也使得女性容易被忽略、誤診、延後檢查、不知自己有心臟病……,導致預後嚴重或發生時已為時晚矣,不論國內外,許多臨床醫生紛紛坦言……詳細原文
以上文、圖引用:【康健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