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 【健康醫療】怎樣都查不出病因,可能頸椎病在作祟

人體的頸椎是頭骨和身體的連結,總共有7塊骨頭組合而成。頸椎內含脊髓、神經、血管,其重要性不可言喻。但就結構上來說,它卻是一個很脆弱的部位。發生意外時,如果傷到頸椎可能會造成四肢癱瘓,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即使是一般人,任何不好的坐姿、站姿、工作或運動時動作不正確,都很容易加速頸椎的退化,產生麻痺、無力、肌肉萎縮的後遺症。

頸椎病又稱為「頸椎症候群」,或稱作是「頸椎關節病」,主要病因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導致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到壓迫,進一步引起各種症狀。它絕對不只是單純的「頸椎骨刺」而已,而它所影響的範圍也是涵蓋全身,不會只有侷限在脖子附近。在復健科的門診中,可以看到各種千奇百怪的症狀,都和「頸椎症候群」有關。保守估計,這樣的患者約佔復健科門診病患的3~4成,男性女性的比例相近,而發生的年齡有逐年下滑的趨勢。

頸椎病引起許多症狀

如果依據不同的生理構造病變,以及其所導致的症狀來分類,頸椎症候群大概可以分成五種類型:頸部症狀、神經根症狀、脊髓症狀、椎動脈症狀,以及交感神經症狀。簡單的敘述如下表:

您或許會很訝異,原來這麼多的症狀,都可能和頸椎病有關。

臨床上有許多的患者,有一些因為吞嚥困難,或是喉嚨有異物感去看了耳鼻喉科;有一些可能發現自己視力模糊、或者是眼睛畏光去看眼科;還有一些則是為長期的偏頭痛和眩暈所苦去看神經內科;甚至有一些是因為好好壞壞、反覆發作的胃食道逆流,長期在腸胃科門診打轉……詳細全文

 

以上圖、文引用:【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