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 【健康新知】解讀5大常見的健檢異常

收到健檢報告後,有人緊張到隔天立刻請假去看病;有人開始添購保健品,自行「對症下藥」;有人則是完全置之不理,覺得身體沒有不舒服,紅字應該都是小問題。究竟這些異常代表什麼意義?很嚴重嗎?該不該去看醫生?

1.脂肪肝

「健檢大概10個人有8個會發現脂肪肝,」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暨健檢中心主治醫師黃兆山說。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當你吃太好卻沒有足夠的運動來消耗,多餘的熱量會轉成脂肪,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嚴重一點的脂肪肝會導致肝功能(GOT、GPT)異常,甚至出現肝炎,進而往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方向發展,不過大部份的人只是輕、中度的脂肪肝,只要開始減重,維持健康飲食、多運動就能有效改善。

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B、C型肝炎帶原的患者。康聯預防醫學中心院長陳皇光指出,通常超音波檢查看到實質性肝病變,也就是肝臟曾發炎造成纖維化的患者,大多是B、C肝帶原,或是亂吃藥、大量飲酒造成的,只要嚴重一點就會往肝硬化、肝癌的路徑走去,且肝腫瘤成長速度很快,往往4~6個月就可以長2~3倍大,所以B、C肝炎帶原者每半年一定要定期追蹤。

至於常見的肝囊腫(俗稱水泡)或血管瘤倒不必太擔心,通常惡性機率很低,只要定期追蹤看是否愈長愈大,或形態有沒有愈長愈奇怪就好,陳皇光說。

2.血糖過高

高血糖也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員。現代人吃太多精緻食物,當胰臟無法有效代謝身體裡的糖分,血糖就會高起來。

「糖尿病經常沒有前兆,容易延遲發現,一旦出現病變或併發症,往往已經很難控制,」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特別叮嚀注意血糖的重要性……看更多

 

以上文、圖引用:【康健雜誌】網站